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脚踏实地,便能乘风破浪——环境材料优秀学子奖学金获得者周健

来源:

 

时间: 2021-02-23




脚踏实地,便能乘风破浪

//////////////////////

你是否是因为自己的梦想而走进工大

怀揣梦想,满心热忱,却屡屡受挫

人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你既要有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本领

脚踏实地,便能乘风破浪

本期推送中,我们采访到了周健校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如何脚踏实地,乘风破浪的

image.png

个人简介

周健,2015年入学北京工业大学,就读于环生学部应用化学专业,在李建荣教授指导下进行硕博连读。主要从事新型多孔材料在新能源存储中应用,研究设计新型催化剂材料用于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领域。曾获得2017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18年科技之星、第四届

环境材料优秀学子奖学金,2019年博士生创新奖学金,2020年博士生国家奖学

金、校长奖学金等奖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7篇: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IF=25.24,ESI高被引173次),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 =16.68), ACS Energy Letters (IF=19.00), Small (IF=11.46);Nano Research (IF =8.18),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IF =7.2),《化工进展》,总IF为86;以老师一作,学生二作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IF=11.31),授权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北京市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以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分别完成“第14和16届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项目”。平时的乐趣:游泳,电影,旅游;博士生活中和课题组成员相互融合,经常组织各类室外趣味活动

 

1.jpg

科研经历留下宝贵经验


谈到在大学中进行科研项目的经历时,周健分享了他的建议以及他自身的经验。

说到科研生活,周健认为现在大多数在校的学弟学妹正处于第一个阶段,就是从兴趣到迷茫的阶段。他说:“你在入学开始应该会对大学有些憧憬和兴趣,不管是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所要处理的事情。接着我们会遇挫,困难扑面而来,无论是大学的学业,还是未来发展等等,都会给你造成困难,一次又一次挫折的累加,每一周每一个月都会有困难需要你去解决,你就会感到非常伤心,甚至迷茫。”

但是迷茫只是暂时的,寻求办法,解决迷茫才是发展的不二法门,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快速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信心阶段。周健认为,进入这个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定高人点拨。“不得不说,信心会让你做事情高效且准确,我希望大家一定对目前的自己充满信心。但是光有信心不行,思考才是最关键的,也就是从你的前期失败中总结一些问题,利用各种手段,例如去查阅资料去询问师兄师姐导师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就可以水到渠成。”这是他为学弟学妹提出的建议。

与此同时,周健也为我们介绍了他的科研经历。按他的话来讲,他的科研生活并不顺畅,甚至可以用风起云涌形容。在研一的阶段,他对于他的专业充满着兴趣,由于小时候梦想是科学家,所以他一直致力于自身专业的学习。入学之初,他在安全培训后就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连续做了两个月,连国庆节也奋战在一线,但是得到的结果却一直不如意,很郁闷,甚至去和导师沟通,希望可以换一个课题。但是老师只是为他进行了指点,说他合成方法压根不对,当时的周健对于老师的指导大惑不解,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说:“这就算高人指点吧,毕竟我这方向之前也没有人做过......”

周健描述道:“这时候虽然进入正轨,但是心里的确是不平衡的,我们老师当时招了4人,其他三人做着本课题组的方向,唯独把我给放到一个毫无经验的方向。这个还不算难,最难的是2015年北工大没有共享测试平台,仪器也少,我只能跑到北京化工大学去送样测试,一周三次,每次去来回半天没了,那时候还没有14号线,做公交或者来回转地铁。不仅舟车劳顿,还要担心自己试验的成功度。”

而到了博士二年级,周健认为自己被综合因素影响,处于一个不好或者说逃避的状态,这一年的科研学习并没有什么成果。

周健在分享自身经历时感叹:不得不说,“悟”这个字太重要了,无论你有什么想法,最重要还是做好当下的本职工作,不要羡慕外界的浮躁和喧闹。

寄语学弟学妹


大学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节点,作为工大的杰出学子,周健为正在工大追逐梦想,乘风破浪的学弟学妹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第一点,尽早确定好自己的人生计划,大学时期的学生面临的就是两个方向:一是读研究生;一是工作。一个人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像是一艘没有船舵的轮船一样,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最终搁浅在沙滩上。尽早确定自己的方向,才能让自己沿着目标去前进和发展。

第二点,是重复思考和努力进步。在这一点上,周健分享道:“我相信你们站在前人的努力基础上做出创新会容易很多,比如接着师兄师姐留下的课题继续做,接着别人的文章未做过的东西进行分析。就拿我当时刚接触MOF来说,MOF材料做的很多,但应用仍很有限,尤其在活性上面,当时就想着构筑一些复合材料双金属或者缺陷来提高材料的活性,这个大方向足够,当然操作起来比较耗时间。所以你就特别需要重复,思考以及努力干活。”

多和做你这个方向的师兄师姐去交流沟通,当然不能因为别人不理你,就打退堂鼓,这就说明你的求知欲还不够。师兄师姐虽然忙,但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兄师姐都会慷慨解囊,解答你的疑惑的,因为毕竟他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当然也不能遇到什么都去询问,只有当你遇到难点,依靠自己的力量实在解决不了再去问别人。要问问题,也要想想怎么问,问的该不该。这就需要你们多练自己的口才能力,多听听报告,多去听听别人的想法和问题。

当然,考虑这段时间也出现了社会发生的一些研究生走向极端的个例,周健也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且乐观。他说:“一时的失败只是你以后的成功的铺垫,积极调节情绪,就比如当时研一时候我就以吃来调整情绪,保持乐观。”

而后,周健也为工大的师弟师妹们简单介绍一些关于文献的阅读和总结的方法。他提到现在的师弟师妹看的都是英文文献,这个是没有错的。但是他建议大家可以多看看优秀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尤其博士论文。这个论文里面包括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所需要的表征证明手段,以及逻辑性相对于现在的我们更容易接受,甚至可以从中发现一些idea,借鉴其后续研究方向。

然后可以多看看综述,虽然论文的体系比较庞大,但是通过综述对于论文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总结的出来的逻辑会对与自己研究的领域有着认识上的提到。

同时精读和泛读也是需要注意的,毕竟在大学学习,每天时间有限,有些文章可以精读,甚至可以摘抄,等写的时候可以引入修改,而有的论文只需要注意他的结论和实验方法,这类论文泛读就可以,还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

大部分研究生都为之烦恼的就是自己找不到idea找不到课题,在这一点上,周健有着自己的思考:“其实这有点急功近利,你的开始应该是重复别人的实验,阅读文献,听听报告,然后从中或者从老师的想法借鉴领悟学习。因为任何灵感都不可能无故产生,都会建立你在你的认知。就比如我当时的第一个课题是我的小老师给我提供的,虽然他说的和我最后完成的不尽相同,但是这是我做下去的一个大方向,我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后面你的想法就会很多,当然不成功的也很多......”

最后一点也是周健特别建议各位研究生可以学习下的——多做做自己的PPT。新生,可以将阅读的文献粘贴进入,也可以将每天的测试的内容相继放进去,找到自己还需要补充的数据,这个会让你事半功倍。

第一,你每天不是胡乱做的,不会想到啥做啥,过几天忘了;第二,针对性的补充数据可以极大提升你的效率;第三,你的PPT完成之时,写paper的时候会一气呵成。”周健解释道。

最后,周建表示李建荣导师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多帮助:“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李建荣教授,这六年地硕博生涯中,我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收获的每一份成果都离不开他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感谢他在我迷茫和颓废的时候不断督促和鼓励我,让我在困境中站起来,让我牢记科研不易,不忘初心的信念。”

感谢与建议

周健就个人的经历,为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说:“首先,非常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的各类平台服务,以及对我的一些奖励,这都是对我培养科研兴趣的最关键的帮助。我见证了从2015年学校各类测试平台较少,到2021年几个大型测试平台的完善。这些都是学校在飞快地加速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地道路前进着。最后,我希望学校可以在学生的思想引导进一步改善,新时代的学生思想很容易陷入到迷茫和无知的状态,这就需要学校搭建一些平台以及出台政策去让老师们和辅导员们做出一些努力。”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

北工大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67392750
邮编:10012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